姐们,你知道史同圈的镇圈太太是谁吗?
把你的哥权美亮凄然放一放,我给你介绍几个人:
小冯,冯梦龙,大概大你四百岁多点,男性
什么柳永靠烟花女下葬、唐伯虎点秋香、羊左之交、周邦彦在床底、甄后和曹植失节、苏轼给佛印找小姐
全是这孙子胡诌的
他就是属于,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的传播,多少野史编纂者都得站着敬酒的同人文界KOL里的KOL
老罗,罗贯中,也是大你四百岁多点有限
正史里的姜维,他和诸葛亮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很存疑的,邓艾种了一辈子的田,拉实绩图都是40岁往上才有得对抗路战绩,吊到沓中也是为了继续种田
姜维顶着诸葛亮学生的buff,和邓艾打了个有来有回,九伐中原哪里是他能伐出去啊,那是他占着地势邓艾打不进来(其他不敢说,诸葛亮教书水平肯定不算好,姜维马谡俩盖了戳的徒弟一个赛一个的没什么出息)
你猜,姜维为什么在三国相关的圈子里热度这么高(连日月幽而复明这件事都是东晋的同人太太编的,《华阳国志》这东西本质上就是地方志啊,多看两本地方志你就知道了,这种东西,人文史料价值满分,人物史料价值负分)
你再猜,是谁刻意模糊了钟会和姜维的年纪,让后世的无数人都对钟会和一个年纪能当钟会爹的人产生了CP感(虽然钟会的生物学亲爹74岁才生下他)
邓艾和姜维才是一代人(差5岁),钟会差了姜维23岁。岳飞23岁的时候,岳云能上幼儿园了
公元234年到公元280年间的历史你能给我讲个所以然出来吗?讲不出来,《三国演义》前五十年写了一百一十五个回目,给这五十年排的档期只有十五个回目,通货紧缩到很多大事甚至都上不了回目,因为到了119回姜维才自杀,后面的18年全压到一回半里了
严格来讲《三国演义》写的都文不对题,从京剧毛来一个《亡蜀鉴》的名字都比《三国演义》切题,罗的原文原意,那主角就是刘备诸葛亮,这俩加一块在三国时期才是活了14年,他俩奋斗了大半辈子那个社会叫“东汉末年”
但是他影响力大到几乎每个中国人生下来就可以在记不齐金陵十二钗,也分不清唐僧八十一难都去了哪些国家,更不可能理明白梁山一百单八将都有谁的时候,就会说《三国演义》的故事
再给你介绍个年纪比较小的,庸子知道吧,金庸,前些年刚走,和巴黎那个老娘娘庙前后脚
他那个文章,朱元璋、康熙、成吉思汗、大理国段家、你告诉我他哪个编排的少了
大理段家有情人终成兄妹都成互联网名梗流芳百世了
这边还有一位老将,迁哥,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大你两千多岁
没有说《史记》也是野史的意思,单纯讨论一点,司马迁是怎么从先秦到汉武帝当了几千年现场怪的,每段都写的跟自己在现场一样,而且还知道当事人是怎么想的
我的态度其实是,当你面对一箱的日记时,如果早不到更早的记录,和同时期的其他可靠内容,你这第一本日记就是写成小说也是纪实性高于文学性的回忆录一手资料(简单理解就是大禹治水肯定史实没有那多神话色彩,但是发生了洪水应该是真的)在中国历史这箱日记本里,《史记》就是那本年代最老看着纸最脆的那几本同一个时期写的里面最厚的那一本日记(《左传》比《史记》时间早,但是《史记》时间跨度长)
司马迁之前,就没有那么系统那么成型的纪传体史书编纂系统犯错误很正常
鸿门宴上为什么樊哙那么英勇,因为这个故事是樊哙孙子给司马迁讲的,你换项伯孙子来讲 项伯也英勇
项羽逃跑的时候还有个农民骗项羽说往左走,按我的理解这事要么是司马迁自己编的要么是当地流传的口头史诗,你自己细细推敲就知道,当时在场的人,不管是项羽还是和项羽同行的骑兵很明显都死干净了,除了这个农民老伯(及其亲眷),司马迁哪个都不可能有机会见到。而司马迁在当地问询的时候,恰好问到这个老伯(及其亲眷)的概率显然不大
怎么算这个向左转的史料价值都是二手的概率大于一手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啊
张岱的《小青传》,白居易的《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指的是这闺女嫁到寿王府里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吐血三升爬起来继续爷们要战斗(医学奇迹属于是)
刘协上门去找李郭要饭,给了长蛆的牛骨头(这事我宁愿相信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那衣带诏事件就真的太不是东西了(我个人一直觉得曹操其实就是衣带诏之后开始放弃拥汉的),才吃饱饭几年啊,就要卸磨杀驴)
雍正改圣旨(圣旨是多语言撰写,汉文可以传位十(于)四子,满文不行,而且古代用的是这个“於”,而且语序应该是“传位于皇四子胤禛”,“于”后面还有个“皇”字,雍正有这能力重新起草一份不必改诏书方便)
就这些野史或者说写在正史里的野史们,我反正不相信是女人写的
相关评论(0)